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中天星座和月亮星座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天星座和月亮星座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楼说的理论对,但是和楼主的问题无关. 月亮有时在头顶,有时偏南,是因为月亮赤纬的变化.月亮的公转轨道大致和地球公转轨道相同,所以月亮和地球赤道的夹角在-29到+29度之间变化.拿北京为例子: 月亮最高可以达到地平高度79度,这已经非常接近天顶.最低在南面中天时只能达到21度,月亮即使升到当日的最高点,也显得很低. 归根结底就是月亮赤纬的变化.
1楼说的理论对,但是和楼主的问题无关.
月亮有时在头顶,有时偏南,是因为月亮赤纬的变化.月亮的公转轨道大致和地球公转轨道相同,所以月亮和地球赤道的夹角在-29到+29度之间变化.拿北京为例子:
月亮最高可以达到地平高度79度,这已经非常接近天顶.最低在南面中天时只能达到21度,月亮即使升到当日的最高点,也显得很低.
归根结底就是月亮赤纬的变化.
月亮在农历的十五子时出现在中天。月亮为地球的卫星,几十亿年来夜以继日绕地球一圈为28天,有的时候被地球遮挡,晚上看不到月亮。而每月的农历十五日月亮出现在夜空中,子时为中天,也就是23时到凌晨一点,地置顶上,月亮在正中顶为中天,。
应为“月到中天三更静”。
月到中天三更静:月亮升到中天的时候是三更,正是非常安静的时候。
月到中天:指月亮正升到头顶位置,正上方。
三更:古代时间名词。古代民间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,亥时作为二更,子时作为三更,丑时为四更,寅时为五更。后来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(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)。
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,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。
一般地说,日出时可称旦、早、朝、晨,日入时称夕、暮、晚。太阳正中时叫日中、正午、亭午,将近日中时叫隅中,偏西时叫昃、日昳。日入后是黄昏,黄昏后是人定,人定后是夜半(或叫夜分),夜半后是鸡鸣,鸡鸣后是昧旦、平明——这是天已亮的时间。古人一天两餐,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,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;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,这段时间叫晡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天星座和月亮星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中天星座和月亮星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tuxedot-shirt.com/post/24435.html